中新網福建新聞正文

【中國新聞周刊】再“戰(zhàn)”總統(tǒng),李在明殊死一搏

  “(辭去黨首)并沒有感到遺憾或輕松,我即將開始一項新的工作!碑數貢r間4月9日,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正式宣布辭去黨首職務,事實上宣布他將參加即將舉行的總統(tǒng)選舉。

  此前一天,韓國代總統(tǒng)韓德洙主持國務會議,正式確定韓國總統(tǒng)選舉日期為今年6月3日。候選人登記日期為5月11日,希望參加競選的公職人員必須在5月4日前辭去公職。由于本次選舉為臨時舉行,總統(tǒng)一經確認當選將立刻就職,無須過渡期。

  過去幾個月,國民力量黨黨首權寧世等領導層,已經將輿論斗爭的中心從“挺尹”轉向“反李”。但保守陣營媒體《中央日報》指出,到底誰能成為“反李”候選人,在黨內尚有很大爭議。關鍵在于,正面臨內亂罪審判的前總統(tǒng)尹錫悅,并不準備退出歷史舞臺,反而試圖繼續(xù)領導政黨。

  “考慮到尹錫悅在黨內的影響力,本屆總統(tǒng)選舉仍是尹錫悅和李在明的對決!惫餐裰鼽h東北亞合作委員會副委員長權起植對《中國新聞周刊》表示。

4月4日,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(中)在國會就憲法法院宣布罷免時任總統(tǒng)尹錫悅發(fā)表講話稱,向所有守護韓國民主共和制度的民眾致以崇高敬意和由衷感謝。圖/IC
4月4日,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(中)在國會就憲法法院宣布罷免時任總統(tǒng)尹錫悅發(fā)表講話稱,向所有守護韓國民主共和制度的民眾致以崇高敬意和由衷感謝。圖/IC

  尹錫悅陰影下的混戰(zhàn)

  4月4日彈劾案宣判后,雖然有總統(tǒng)身邊人對媒體表示“沒有料到”“感到迷!保a悅顯然早有準備,迅速采取了兩個措施。

  當天下午,尹錫悅在漢南洞總統(tǒng)官邸會見了由國民力量黨黨首權寧世、國會黨團領袖權性東率領的黨內領導層。尹錫悅對他們表示感激和愧疚,并“面授機宜”,要求權寧世“以黨為中心做好選舉準備工作,務必贏得勝利”。

  6日,尹錫悅發(fā)布了向“國民辯護人團”致謝的聲明。這是由其辯護律師石東炫組建的“挺尹”團體,活躍人員達10萬,代表著占韓國人口約10%的尹錫悅極端支持者。

  尹錫悅被正式罷免總統(tǒng)職務后,只有兩次公開發(fā)聲。相比于對全國民眾短短四句語焉不詳的“告別”聲明,他對“國民辯護人團”的感謝聲明不僅篇幅長,內容也極露骨。尹錫悅明確提到該團體于2月13日成立之夜的“第一聲歡呼”。在當夜的集會上,“讓憲法法院消失”“消滅李在明”的口號聲不絕于耳。

  深情回顧該團體為反對彈劾采取的種種行動后,尹錫悅表示自己“感動落淚”,并鼓勵支持者保持“信心和勇氣”,繼續(xù)“前進”,自己將“永遠站在你們身邊”。韓國輿論認為,尹試圖通過維持和調動其支持者群體的積極性,確!耙伞焙蜻x人能在國民力量黨黨內初選中脫穎而出。

  目前,在民調中表現最好的該黨候選人,是尹錫悅任命的雇傭勞動部長金文洙,他堅決反對彈劾尹錫悅,并宣稱戒嚴是“總統(tǒng)無奈的選擇”。但是,對于金文洙是保守陣營最合適的選擇,黨內也不乏反對之聲。

  一方面,未來60天,尹錫悅的內亂罪審判將和選戰(zhàn)同時進行;正在調查尹錫悅、金建希夫婦干預選舉的首爾中央地方檢察廳,也已確認將傳喚金建希本人。隨著檢控展開,尹氏夫婦更多、更“勁爆”的言行或成為選戰(zhàn)的熱門話題。如果選擇“挺尹”候選人,國民力量黨將難以和尹錫悅的劣跡保持距離。該黨議員趙京泰就直言,不與尹錫悅斷絕關系,選舉“必敗無疑”。

  另一方面,共同民主黨占多數的本屆國會,任期持續(xù)到2028年。這意味著,國民力量黨候選人即使贏得總統(tǒng)選舉,也必須和在野黨占多數的國會溝通和解,避免重蹈尹錫悅覆轍。而“挺尹”候選人不僅無法實現這個目標,還會因為和“內亂罪犯”不清不楚的關系,成為新的被彈劾目標。

  以趙京泰、金相旭等為代表的一批國民力量黨議員,公開提出這些質疑,顯然是希望領導層選擇另一位候選人。這些議員都屬于“韓派”。

  尹錫悅的“檢察官老友”韓東勛,原本是尹錫悅2022年贏得總統(tǒng)選舉后親自選出的接班人。過去三年,尹錫悅將缺乏政治經驗的韓東勛提拔為法務部長官,又助力其成為國民力量黨歷史上最年輕的黨首。有“尹派”議員曾對媒體明確表示,尹錫悅認為韓東勛“能成為下屆總統(tǒng)候選人”。

  但韓東勛和尹錫悅一樣,也是檢察官“非黑即白”的性格。在金建希丑聞頻發(fā)后,韓東勛因為堅持要求“第一夫人”公開道歉擔責,和尹錫悅鬧翻。2024年12月,尹錫悅演出戒嚴鬧劇后,國會正是在“韓派”議員的支持下成功彈劾尹錫悅;韓東勛經此一事,受到黨內指責,黯然辭職。兩位老友“同歸于盡”。

  如今,隨著尹錫悅彈劾案在憲法法院獲得通過,韓東勛高調發(fā)行新書,“韓派”議員公開譴責“尹派”,以《中央日報》為代表的保守陣營主流媒體亦盛贊韓東勛“維護了保守主義的正統(tǒng)性”,大有卷土重來之勢。值得注意的是,去年夏天,和尹錫悅的矛盾公開后,韓東勛仍以60%得票率的絕對優(yōu)勢贏得黨首選舉,顯示出其在政黨高層的號召力。

  此外,韓國政壇有一批特殊的“變色龍”老牌政客,他們穿梭于兩大陣營之間,對樸槿惠、文在寅、尹錫悅等人上臺都發(fā)揮過關鍵作用。其代表人物金鐘仁、安哲秀,近期對李在明、尹錫悅并不看好,但對韓東勛贊譽有加。安哲秀雖已宣布參加本次總統(tǒng)選舉,但按其過往行為推斷,他中途退選,轉而為特定候選人背書的可能性很大。如果國民力量黨無法選出韓東勛或其他“折中候選人”,這些老牌政客很可能轉而支持共同民主黨,或通過堅持參選對保守候選人分票。

  一邊是“尹派”代表的底層激進派民意,一邊是“韓派”代表的高層建制派、搖擺派民意,國民力量黨黨首權寧世如何抉擇?一個細節(jié)是:目前,面對“韓派”要求將尹錫悅開除出黨的動議,以及“尹派”要求對“韓派”議員進行紀律處分的要求,該黨領導層將雙方的訴求全部擱置,“等大選后再討論”。

  權寧世曾帶領保守陣營度過樸槿惠“親信干政門”帶來的危機。他十分清楚,如今“尹派”“韓派”互相視對方為“罪犯”“叛徒”,水火不容,選擇任何一方都會導致政黨分裂。唯一的辦法是另擇一位折中候選人,并將“尹派”和“韓派”牢牢捆綁到國民力量黨的共同陣營內。

  目前來看,最有可能成為折中候選人的,是首爾市長吳世勛和大邱市長洪準杓。兩人都是法律界出身的資深政客,也都已宣布參選。吳世勛已兩任首爾市長,在攻擊進步陣營的同時,對尹錫悅多有批評,幾乎在復制“李在明式”的成功之路。洪準杓曾作為黨首和總統(tǒng)候選人迎戰(zhàn)文在寅,失利后仍為黨內領袖人物之一。他曾主導將樸槿惠開除出黨,但在尹錫悅彈劾案中高調“挺尹”,得到尹錫悅激進支持者的認可。

  對權寧世而言,推出折中候選人只是第一步,更重要的是讓尹錫悅和“尹派”將指揮選舉的權力交給黨領導層。在擱置“尹韓內斗”的同時,權寧世也于4月7日在領導層會議上明確嚴肅黨紀,如果在選戰(zhàn)期間出現任何“反對黨的立場或批評總統(tǒng)候選人的言論”,黨內將采取“非常嚴厲的措施”,包括開除出黨。

  有分析認為,權寧世最希望尹錫悅能“知難而退”,不再對領導層指手畫腳。正如趙京泰所言:“過去盧武鉉前總統(tǒng)為了不給黨帶來負擔,說‘踩著我走吧’,表現出犧牲精神。”但是,從“尹派”議員尹相現披露的最新信息看,尹錫悅不僅沒有“犧牲”的打算,而且他“身邊有很多人希望成立新政黨”。那將是權寧世最不想看到的局面。

  李在明能否“反分裂”?

  國民力量黨內斗之際,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也不好過。4月7日,李在明在該黨領導層會議上,拒絕了黨內戰(zhàn)友、國會議長禹元植提出的“修憲公投和總統(tǒng)選舉同時進行”的提議。親進步陣營媒體指出,這意味著黨內高層矛盾已經公開化。

  尹錫悅“戒嚴政變”鬧劇發(fā)生后,韓國社會普遍要求修改憲法,縮短總統(tǒng)任期,共同民主黨主流亦順應民意,但“即將成為總統(tǒng)”的李在明對此并不熱心。他宣稱,韓國政壇目前應先聚焦于通過總統(tǒng)選舉“結束內戰(zhàn)”,再考慮制度性改革,且公投存在技術性障礙。

  無論李在明所言是否真誠,他和禹元植的內斗,已經被權寧世抓住了機會。國民力量黨高層連日表態(tài)支持禹元植的“同日選舉和公投”方案,指責李在明是在權力誘惑面前尋找托詞。從李在明不情不愿的態(tài)度看,他如果當上總統(tǒng),絕不會限制自己的權力,因為“如果錯過這一次,修改總統(tǒng)制的大門將永遠關閉”。

  修改總統(tǒng)制,原本是“反尹”引起的輿論,如今卻被引導為“反李”,這充分展現出朝野兩大陣營領導層的代際差異。進步陣營內,追隨前總統(tǒng)文在寅的成員大多已被李在明排擠離開領導核心。以李在明為首的現任領導層,親歷政治逆境的經驗不如權寧世、權性東這些經歷過樸槿惠執(zhí)政危機的政客豐富。

  共同民主黨內也有聲音指出,尹錫悅被彈劾后,李在明未能聚焦“反尹”做文章,反而彈劾以“無黨無派”著稱的代總統(tǒng)韓德洙,觸怒了希望國政盡快穩(wěn)定的民意。自2024年12月以來,國民力量黨的支持率從24%的低點不斷回升,共同民主黨的支持率則從48%的高點不斷下降。到今年1月中旬,國民力量黨甚至在蓋洛普民調中以39%的綜合支持率反超共同民主黨。自尹錫悅上臺以來,這還是從未出現過的新情況。

  面對支持率變化,李在明宣布共同民主黨“右轉”,從“進步”轉向“中道保守”,并會見三星電子董事長李在镕。這些言行未能拉來多少保守陣營選票,反而在進步陣營引發(fā)爭議。韓聯社4月7日報道的最新民調顯示,共同民主黨支持率為44.8%,較上一次調查下降2.5個百分點;國民力量黨支持率為35.7%。雖然兩者間差距仍大,但國民力量黨選民中有90.9%支持本黨繼續(xù)執(zhí)政。這意味著保守陣營選票已基本完成“回歸”。

  對此,國民力量黨“二號人物”權性東說得直白:“不是我們做得好,而是共同民主黨的奪權欲望(太大)!表n聯社援引民調機構的分析指出,隨著美國對韓加征25%關稅,朝野“重政治攻勢輕民生”的做法,將進一步失去人心。

  韓國兩大陣營的支持率,原本就相差無幾。2022年總統(tǒng)選舉,尹錫悅僅比李在明勝出25萬票,領先優(yōu)勢不足0.8%。未來60天內,由于國民力量黨和尹錫悅尚難切割,其支持率難以追平到2022年的水準,但可以確定的是,李在明的領先優(yōu)勢將不斷縮小,這足以導致共同民主黨內一些人躍躍欲試。

  4月7日,慶尚南道前知事金斗官成為第一位宣布參加本屆總統(tǒng)選舉的共同民主黨人。金斗官曾多次“陪跑”總統(tǒng)選舉黨內初選,此番出現并不令人意外。但他在參選時公開反對 “以‘李在明終究會當選總統(tǒng)’的方式進行初選”,實則成為黨內“反李”陣營的代言人。

  當前,共同民主黨領導層希望用簡易方式迅速確認李在明為本黨總統(tǒng)候選人,但“反李”議員們希望采取更大規(guī)模的全國初選,從而獲得和李在明在具體議題上議價的能力。今年2月以來,李在明為此專門會見了“很久沒見”的“反李”領袖,包括前總理金富謙、文在寅的前秘書室長任鐘皙、京畿道知事金東兗等。不過,雙方未能就初選方式達成共識。

  李在明已經多次吃過內斗的虧。2022年總統(tǒng)選舉,他因為進步陣營內斗分票,以微弱差距輸給尹錫悅。2024年國會選舉前夕,數十名共同民主黨議員主張“下一任總統(tǒng)必須能避免被抓”,提出“換李”,失敗后隨即出走,最終導致進步陣營未能斬獲可以直接彈劾尹錫悅的200個席位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由于尹錫悅和李在明都面臨爭議,一些小黨的支持率最近有所上升,以前法務部長曹國領導的祖國革新黨為首的三個進步陣營小黨,在最新民調中的支持率之和超過9%。在安撫黨內的同時,李在明還必須說服這些當年因為“反李”出走的兄弟黨不要推出自己的總統(tǒng)候選人。否則,進步陣營候選人們贏得多數票,但李在明卻輸掉選舉的情況,并非不可能發(fā)生。

  未來60天,韓國總統(tǒng)選舉仍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。除了兩大陣營的內部紛爭,政治極化、社會撕裂帶來的暴力襲擊風險也在進一步升高。2月13日,韓國最高法院對2024年1月刺殺李在明未遂的罪犯金某做出終審判決,判罰其15年有期徒刑。

  當時,李在明安保之所以出現漏洞,是因為韓國警方只在法定競選期間才對主要政治人物進行特別保護。因此,從現在起至5月11日總統(tǒng)選舉正式登記日前,將是韓國政壇又一個“最危險的時期”。